讀舒國治的新書《遙遠的公路》
耳朵裡總自然就響起了Bob Dylan的歌曲
也許是那首〈Don't Think Twice, It's All Right〉裡唱的:
You're the reason I'm traveling on
Don't think twice, it's all right
(你是我繼續上路的原因,別多想了,沒事的)
也許是〈Like A Rolling Stone〉裡所敘述的:
To be without a home
Like a complete unknown
(我居無定所,無人知曉我的姓名)
或那句:
To be on your own, with no direction home
(我獨自一人,不知何處是家)
書裡的文章,寫的是1980年代他在美國浪蕩的那七年,一些公路旅行的故事
那時的美國,與現在的美國當然是很不一樣的—文化上,科技上,政治上
因此,那時的旅行,與現在的旅行也有著不同的意涵
不過對舒國治來說,「旅行」這兩個字可能都太具目的性了,太像一回事了
當時的他,是個說上路就上路的年輕人,在那片廣闊的大地上,不斷地經過,路過,滑過,看過,睡過(他時常就睡在車的後座)
他就是不停地移動,不停地探看,不停地當一個居無定所的異鄉人
美國51州他去了44
他說,美國有一種連續的時代感,美國的時間裡有一種青春的氣息
在那些浪遊的時光裡,可能有那麼一刻(應該是在晚上),他開著那輛1966年的老雪佛蘭,感覺自己和眼前這條筆直的,寂寞的公路,融為了一體
他寫道:「夜晚,有時提供一種極其簡約、空寂的開車氛圍,車燈投射所及,是為公路,其餘兩旁皆成為想像,你永遠不確知它是什麼。」
是的 Like a complete unknown…